子宮鏡是什麼?
子宮鏡檢查是一種微創、精準的婦科檢查方式,透過細長的鏡管經由子宮頸進入子宮腔,直接觀察內部結構,廣泛應用於不孕症評估、異常子宮出血、流產原因分析及子宮內病灶診斷。
依照儀器特性與目的不同,子宮鏡主要分為兩種:
軟式子宮鏡:
門診檢查時使用。
直徑細小、柔軟且具可彎曲性,操作過程幾乎不需擴張子宮頸,患者大多無須麻醉,只會感受到輕微不適。
藉由軟式子宮鏡,醫師能清楚觀察子宮腔形態、內膜狀態,並檢測是否存在內膜發炎、瘜肉、肌瘤、沾黏、中隔或其他異常結構。此方式診斷迅速、恢復快,也能檢查出超音波無法診斷的較微小異常,對女性的身體負擔小,是臨床上初步檢查的首選工具。
硬式子宮鏡:
手術時使用。當檢查中發現需要進一步處理的病灶時,則會考慮安排硬式子宮鏡手術。
硬式子宮鏡直徑相對較大,通常在舒眠麻醉下進行,手術時可經由鏡管放入電切環、冷刀等手術器械,進行精準的病兆切除或子宮腔的修復。
臨床上常用於切除子宮內膜瘜肉、肌瘤,修復子宮中隔、分解沾黏,甚至處理部分不孕或反覆流產的結構性原因。由於能同時「看清楚又處理問題」,硬式子宮鏡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被廣泛應用於婦科微創手術領域。
總而言之,軟式子宮鏡以「診斷快速、負擔低」為特點,適合初步檢查;而硬式子宮鏡則以「精準治療」見長,能有效解決子宮腔病灶。兩者相輔相成,讓醫師能完整評估並治療子宮腔內的異常,進而提升女性生殖健康與懷孕成功率。
子宮腔內的病兆會如何影響懷孕?
子宮腔是胚胎著床與孕育胎兒的環境,因此,任何病兆或結構異常都可能影響受孕及胎兒成長。常見病兆及影響如下:
子宮內膜瘜肉
影響機轉:佔據子宮腔空間、造成局部慢性發炎。
臨床影響:降低著床率、增加不孕或反覆著床失敗的風險。
子宮肌瘤(特別是黏膜下肌瘤)
影響機轉:壓迫或佔據子宮腔空間、影響血流與收縮。
臨床影響:降低懷孕率、提高流產率。
子宮內沾黏(Asherman’s syndrome)
影響機轉:縮小可著床區域、內膜受損,影響內膜再生。
臨床影響:月經減少或停經、著床困難、不孕或反覆流產。
子宮中隔(子宮先天性結構異常)
影響機轉:中隔血流不足導致營養供應不良。
臨床影響:懷孕率不變,但流產率顯著升高。
慢性子宮內膜炎
影響機轉:造成慢性發炎與免疫環境異常。
臨床影響:增加著床失敗與早期流產風險。
總而言之,子宮腔病兆會影響懷孕率與流產率,因此在不孕症或反覆流產的患者中,子宮鏡檢查常被用來診斷與處理這些問題,以恢復最佳的子宮內膜環境,提升成功懷孕的機率。
我聽過一種子宮鏡的手術方式叫做冷刀,冷刀是什麼?
冷刀子宮鏡手術(Cold-knife hysteroscopic surgery)是一種子宮鏡手術的方式,與傳統使用電燒或能量器械不同,冷刀手術主要透過專門設計的機械剪刀在子宮鏡下進行物理切割,而不使用電能或熱能。此方式最大的優點是避免熱損傷,能減少對子宮內膜及周邊組織的破壞,降低沾黏、穿孔或後續子宮腔疤痕形成的風險,因此特別適合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臨床上,冷刀子宮鏡手術除了可用於處理常見的子宮內膜瘜肉和子宮內膜之肌瘤外,如子宮中隔切除、子宮腔沾黏等情況也同樣適用。這些病兆與結構性異常往往與不孕、反覆性流產有關,而藉由冷刀精確修復、修剪,可恢復子宮腔的正常形態,進一步改善著床率與流產率。此外,因為沒有電燒碳化組織的問題,術後造成的不適感較輕微、子宮內膜的癒合也較佳,對於日後懷孕的幫助相較傳統子宮鏡手術更有助益。不過,冷刀子宮鏡出血量可能較多,必要時應搭配口服止血藥物的使用。
整體而言,冷刀子宮鏡手術是一項精細的手術方式,特別適用於有生育需求或強烈希望減少術後不適的患者。
冷刀子宮鏡手術與傳統子宮鏡手術之區別
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位33歲病人小卉 (化名),她和先生努力備孕一年半卻始終沒有成功。此外,她的經期總是拖得很長,每次都持續9到10天。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子宮腔內有兩顆相當大的子宮內膜瘜肉,大小分別約2公分與1.5公分,這樣的病灶可能導致經血過多,且往往會影響胚胎著床,導致懷孕困難。
於是,她接受了冷刀子宮鏡手術並將瘜肉完整切除,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小卉也很驚喜:完全沒有感到任何不適!三個月後,她開心地告訴我已經自然懷孕了。這個案例提醒我們,若有長期經期異常或備孕困難,應及早檢查,若找到病因並正確治療,往往就能大幅提升懷孕的機會。
案例二:
一位37歲的病人婷婷 (化名),在懷孕初期時因胎停經歷手術流產,本以為術後能盡快恢復,卻持續出血長達兩個月。她輾轉來到我的門診求助,經檢查發現她罹患了「沾黏性胎盤」(placenta accreta),也就是胎盤組織異常嵌入並沾黏在子宮腔內,使子宮無法順利修復。經評估後建議進行子宮鏡手術,然而婷婷十分焦慮,擔心手術對子宮內膜的影響及術後子宮腔沾黏等可能的後遺症。
經深度討論後,她接受了傳統子宮鏡手術、成功完整移除了殘留的胎盤組織,並盡量保護了子宮內膜。手術後,婷婷的出血很快就停止了,子宮也恢復良好。令人欣慰的是,僅僅兩個月後,她便自然懷孕,而且懷上的是一對健康的雙胞胎!這個案例提醒我們,若流產後出血遲遲未止,應及早檢查與治療;此外,雖然傳統子宮鏡手術有較高的沾黏及內膜傷害風險,在專業醫師的協助下接受適當的手術,不僅能解決病灶,更能恢復子宮環境,為後續懷孕鋪路。
子宮鏡是一種微創、相對安全的檢查與治療方式,能細心檢視子宮腔內的異常,並在需要時溫和處理。
透過改善子宮環境,不僅使胚胎著床更順利,更能降低流產風險,為健康妊娠提供最穩固的基礎。